铜螺丝柱(铜嵌件)与塑料的镶嵌结合是塑料制品中实现金属螺纹连接(如设备外壳、汽车内饰、家电部件)的常见工艺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机械锁合、塑料熔融包裹或化学键合,将铜螺丝柱固定在塑料基材中,形成牢固的连接。以下从工艺类型、操作步骤、关键参数及质量控制四方面详细说明:
根据镶嵌时机与原理,可分为以下三大类:
原理:在注塑成型前,将铜螺丝柱(嵌件)预先放置在模具型腔内,注塑时塑料熔体包裹嵌件,冷却后形成塑料与铜的机械锁合。
适用场景:大批量生产(如电子设备外壳、汽车零部件),需在模具设计阶段预留嵌件位置。
原理:塑料件成型后,通过加热铜螺丝柱或利用超声波振动,使塑料局部熔化,再将铜螺丝柱压入熔融塑料中,冷却后固定。
适用场景:小批量生产或需现场安装的场景(如维修、定制设备)。
原理:利用铜螺丝柱与塑料孔的过盈配合(孔径略小于螺丝柱外径),通过压力将螺丝柱压入塑料孔中,依赖塑料的弹性变形实现固定。
适用场景:低载荷场景(如装饰件固定),需塑料材质较硬(如PC、ABS)且孔径精度高。
以*常见的注塑镶嵌为例,说明铜螺丝柱如何与塑料结合:
结构要求:
表面需设计滚花、凹槽、凸起或台阶(如图1),以增加与塑料的接触面积,形成机械锁合;
头部(与塑料接触面)需设计导角或圆角,避免注塑时塑料流动受阻;
材质需与塑料相容(如铜螺丝柱需耐注塑高温,通常选H62黄铜或磷青铜)。
嵌件定位:模具型腔内需设计嵌件定位孔或磁吸装置,确保注塑时铜螺丝柱位置精准(公差±0.05mm);
排气设计:嵌件周围需设置排气槽,避免注塑时塑料流动受阻产生气泡或缺料。
工艺参数:
塑料熔体温度需高于其流动温度,确保充分包裹嵌件;
注射压力需足够高,使塑料熔体渗入嵌件表面的滚花或凹槽中;
冷却时间需延长,确保塑料完全固化,避免嵌件松动。
去除注塑飞边,检查嵌件是否外露或偏位,必要时进行二次加工(如攻丝)。
为确保铜螺丝柱与塑料的结合强度,需严格控制以下参数:
参数类型 | 控制要求 | 影响说明 |
---|---|---|
嵌件表面粗糙度 | 滚花深度≥0.1mm,凹槽宽度≥0.2mm,表面粗糙度Ra 3.2~6.3μm。 | 粗糙表面可增加塑料与铜的机械锁合力,降低脱落风险。 |
塑料流动性 | 选择高流动性塑料(如ABS、PC+ABS),避免嵌件周围缺料或气泡。 | 流动性差的塑料(如PVC)可能无法充分包裹嵌件,导致结合力不足。 |
嵌件预热 | 注塑前将铜螺丝柱预热至80~120℃(与塑料熔体温度接近)。 | 避免嵌件与塑料温差过大,导致冷却后收缩不一致,产生内应力。 |
嵌件位置精度 | 轴向偏差≤0.1mm,径向偏差≤0.05mm(通过模具定位装置保证)。 | 位置偏差会导致嵌件受力不均,降低结合强度或影响后续螺纹装配。 |
若采用热熔或超声波镶嵌,需注意以下操作要点:
热熔法:加热铜螺丝柱头部至180~220℃(塑料熔点以上),迅速压入塑料孔中,冷却后形成固定;需控制加热时间(避免铜氧化)与压入速度(确保塑料充分熔融)。
超声波法:利用超声波振动(频率20~40kHz)使塑料局部熔化,同时施加压力将铜螺丝柱压入;需调整振动幅度与时间,避免塑料过度熔化或烧焦。
锦瑞公司专业生产铜螺丝柱(嵌件),并提供以下支持:
嵌件定制: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滚花、凹槽等结构,提供H62黄铜、磷青铜等材质,并标注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公差。
模具配合建议:提供嵌件定位、排气等模具设计建议,确保注塑时嵌件精准固定。
性能测试:提供嵌件与塑料的结合强度测试(如拉拔力测试),确保符合客户要求(如拉拔力≥50N)。
如需了解铜螺丝柱镶嵌塑料的具体工艺参数,或寻求嵌件定制服务,欢迎联系锦瑞公司:
联系人:王经理
联系电话:15900845109
联系邮箱:david@shxingrui.com
锦瑞公司始终以“质量为本、科技兴企”为宗旨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精度、高强度的铜螺丝柱及镶嵌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