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纹中径是螺纹连接中的核心参数,其测量方法多样,需根据精度需求、现场条件及螺纹类型选择合适的方式。以下是几种主流测量方法的详细解析:
一、三针测量法(高精度**)
原理:
通过三根已知直径的量针放置在螺纹牙槽中,测量量针外廓距离(M值),结合公式计算中径。适用于外螺纹高精度测量。
公式:
操作步骤:
选针:根据螺距计算*佳量针直径(如公制螺纹 d0≈P/1.732)。
放置量针:将三针放入牙槽,确保接触点位于中径线上。
测量M值:使用千分尺或测长仪测量量针外廓距离。
计算中径:同一截面互垂直方向测两次,取平均值代入公式。
精度:±1μm,适合实验室或精密加工场景。
二、螺纹千分尺测量法(快速检测)
原理:
使用专用千分尺(配备V形和锥形测头)直接测量螺纹中径。
操作步骤:
选测头:根据螺距选择对应测头,校准零位。
测量:在螺纹截面互垂直方向测两次,取平均值。
精度:±5~10μm,适用于车间快速检验,但受牙型半角误差影响较大。
三、影像测量法(复杂螺纹**)
原理:
通过光学成像放大螺纹牙型,结合软件或目镜分划板测量中径。
操作步骤:
校准仪器:调整焦距和光圈,使螺纹影像清晰。
倾斜立柱:按螺纹升角倾斜显微镜立柱。
瞄准牙型:移动显微镜至牙型两侧,使米字线与牙型边缘重合,记录两次横向读数之差。
精度:高(可达亚微米级),支持批量检测,但需防震、恒温环境。
四、综合测量法(现场快速判定)
原理:
使用螺纹塞规或环规通止端检验中径是否在公差范围内。
操作步骤:
选量规:根据螺纹规格选择对应塞规或环规。
检验:通端通过、止端不通过则为合格。
应用:现场快速判定螺纹合格性,但无法提供具体中径尺寸。
五、激光扫描测量法(复杂形状)
原理:
激光扫描构建螺纹三维模型,软件分析中径等参数。
优势:高精度、非接触,适合复杂形状螺纹。
局限:设备昂贵,对环境敏感(如温度、振动)。
测量方法选型建议
通用注意事项
温度控制:高精度测量时需保持被测件与量具温度一致。
清洁度:测量前清洁螺纹和量具,避免油污影响结果。
多截面测量:在螺纹不同截面(如前、中、后)测量,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。
通过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可确保螺纹中径的测量精度,从而保障螺纹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