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丝底径(又称底孔直径)是指:在安装螺丝前,需在连接材料(如金属、塑料、木材等)上预先钻制的孔的直径。该孔的大小直接影响螺丝的握钉力、连接强度及使用寿命,是确保螺纹有效咬合的关键参数。
公式:底孔直径 ≈ 螺丝公称直径 - 螺距
示例:M3螺丝(螺距0.5mm)的底孔直径为:
原理:螺距是相邻螺纹峰的距离,底孔需略小于螺丝直径,确保螺纹能切入材料形成有效咬合。
控制握钉力:底孔过小会导致材料开裂或螺丝断裂;底孔过大则螺纹无法充分咬合,连接松动。
适配材料特性:不同材料(如塑料、金属)的弹性与硬度差异,需调整底孔直径以优化连接效果。
延长使用寿命:正确的底孔可减少应力集中,避免螺丝因疲劳而断裂。
材料类型 | 底孔直径计算 | 示例(M3螺丝)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金属(钢/铝) | 公称直径 - 螺距 | 3 - 0.5 = 2.5mm | 钢材需+0.1mm补偿,铝合金需-0.1mm |
塑料(ABS/PP) | 公称直径 × 0.8 ~ 0.88 | 3 × 0.8 = 2.4mm | 高填充塑料取上限(0.88),普通塑料取下限 |
木材 | 公称直径 - 螺距 × 1.2 | 3 - 0.5×1.2 = 2.4mm | 软木减0.1mm,硬木加0.1mm |
不锈钢 | 公称直径 - 螺距 + 0.1mm | 3 - 0.5 + 0.1 = 2.6mm | 补偿不锈钢硬度,高温工况每100℃增0.01mm |
自攻螺丝:底孔直径需更小(如ST3自攻螺丝底孔2.9~3.1mm),因其需自行切削螺纹。
导向孔设计:
直径:螺丝直径 + 0.2mm(如M3导向孔2.7mm)。
深度:0.5 × 螺丝直径(如M3导向孔深度1.5mm)。
螺纹成型控制:热塑性塑料优先采用螺纹成型工艺,孔深≥2倍螺丝直径。
ISO 1478:2025:规定自攻螺丝底孔直径计算方法及材料适配性。
DIN 7504-1:ST3自攻螺丝底孔直径范围2.9~3.1mm,适用于欧洲标准。
GB/T 5280-2025:明确M3自攻螺丝底孔为2.5mm,并给出不同材料修正系数。
GB/T 16823.1-2025:规定螺纹紧固件通孔尺寸,金属材料底孔直径=公称直径 - 螺距。
钻头精度:使用H7级钻头(径跳≤0.02mm,HRC62-65),确保孔径误差±0.05mm。
转速控制:
金属:500~800rpm(避免高温导致孔径变形)。
塑料:300~500rpm(防止熔融堵塞孔口)。
滑牙风险:
钢材孔径误差±0.1mm,塑料±0.05mm。
使用涂层钻头(如TiAlN)减少摩擦。
螺丝柱开裂:
壁厚不足或长径比>2时,需加加强筋。
螺丝柱外径≥2倍螺丝直径,壁厚范围0.5~0.75倍螺丝直径。
扭矩建议:
钢材:15Nm(±5%精度工具)。
不锈钢:10Nm(±3%精度工具)。
检测方法:使用扭矩扳手校准,并定期检查底孔质量(如孔壁光滑度、尺寸一致性)。
底径定义:螺丝安装前需钻制的孔直径,直接影响连接可靠性。
计算方法:底孔直径 ≈ 螺丝公称直径 - 螺距,并根据材料调整。
实操关键:选择H7级钻头,控制转速与扭矩,定期检测底孔质量。
通过以上规范,可确保螺丝底径与材料、工艺的精准匹配,实现安全可靠的连接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