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
Jiangsu Jinrui Metal Products Co., Ltd.

不锈钢螺栓为何会带有磁性
来源: | 作者:锦瑞 | 发布时间: 48天前 | 5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我们潜意识里常认为,304 不锈钢螺栓和 316 不锈钢螺栓是完全无磁的,甚至有用户将有无磁性作为判断不锈钢螺栓优劣的标准,认为无磁即正宗、有磁则质量不佳。但事实上,这种认知存在多重误区,需从材料科学角度重新解读。

一、不锈钢螺栓的材质分类与磁性本质

不锈钢的磁性由其晶体结构决定,而非单纯由牌号或含碳量决定:

1. 奥氏体不锈钢(300 系列:无磁 / 弱磁)

  • 典型牌号:

    SUS304(06Cr19Ni10)、SUS316(06Cr17Ni12Mo2)
  • 结构特性:

    常温下以奥氏体为主(面心立方结构,非铁磁性),理论上无磁或仅有弱磁性(磁导率 μ≈1.01-1.1)。
  • 实际磁性来源:

    • 冷镦、滚牙等冷加工会迫使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(体心立方结构,铁磁性),产生弱磁性(变形量≥20% 时,马氏体含量可达 15%-20%);
    • 退火处理(如 650℃保温 1 小时)可使马氏体逆转变为奥氏体,降低磁性。

2. 马氏体不锈钢(400 系列:强磁)

  • 典型牌号:

    SUS410(12Cr13)、SUS420J2(30Cr13)
  • 结构特性:

    高温淬火后形成马氏体(铁磁性结构),磁导率 μ≥50,可被强磁铁显著吸附。
  • 设计逻辑:

    • 含碳量(0.1%-0.4%)提升硬度(HRC20-50),满足自攻、钻削等切削需求;
    • 磁性是马氏体组织的固有属性,与防锈性能无直接关联(SUS410 防锈性优于碳钢,但弱于 300 系列)。

二、冷镦加工对奥氏体不锈钢磁性的影响

1. 冷加工磁性产生机制

冷镦过程中,金属塑性变形导致奥氏体(γ-Fe)向马氏体(α’-Fe)转变,马氏体含量随变形量增加而升高:

①变形量 10% 时,马氏体含量约 5%-8%,磁导率 μ≈1.2(弱磁);

②变形量 30% 时,马氏体含量可达 25%-30%,磁导率 μ≈1.5(仍属弱磁范畴)。

2. 磁性与性能的关系

  • 力学性能:

    冷镦使强度提升(如 SUS304 抗拉强度从 520MPa 增至 700MPa),但延伸率下降(从 40% 降至 25%),磁性是加工硬化的副产物;
  • 耐蚀性:

    马氏体相变不破坏钝化膜(Cr₂O₃),盐雾测试(NSS)≥48 小时,与无磁状态一致。

三、退磁工艺的技术细节与应用场景

1. 物理退磁(临时消磁)

  • 方法:

    将螺栓置于交变磁场设备中(如退磁线圈),通过逐渐衰减磁场强度消除剩磁;
  • 局限性:

    磁性可能因后续机械应力或温度变化部分恢复,适用于临时无磁需求(如电子设备临时装配)。

2. 固溶处理(**退磁)

  • 工艺:

    加热至 1050-1100℃(奥氏体化温度),快速水冷(冷却速率≥50℃/s),抑制马氏体形成;
  • 效果:

    马氏体含量<5%,磁导率 μ≤1.03,满足**无磁要求(如医疗精密仪器、航空航天部件);
  • 成本:

    处理成本增加约 10%-15%,但可通过批量生产分摊。

四、易切削不锈钢的磁性特点(以 SUS303 为例)

1. 成分与磁性关联

  • 含硫量:

    0.15%-0.30%(高于 SUS304 的≤0.03%),形成 MnS 夹杂物改善切削性能;
  • 磁性来源:

    车削过程中的局部应力引发微量马氏体相变(含量约 5%-10%),磁导率 μ≈1.1-1.2。

2. 性能平衡

  • 防锈性:

    与 SUS304 相当(铬镍含量相同),盐雾测试≥48 小时;
  • 应用场景:

    适用于自动车床加工的小规格螺丝(如 M2-M5),牺牲弱磁性换取加工效率。

五、行业常见误区与科学验证

误区 1:“有磁不锈钢 = 劣质钢”

  • 反例:

    SUS410 是 GB/T 20878-2007 标准中的合法材质,广泛用于汽轮机叶片、刀具等高强度场景,磁性是马氏体组织的必然属性。

误区 2:“304/316 必须完全无磁”

  • 标准依据:

    ASTM A276-2020 规定,奥氏体不锈钢允许存在弱磁,仅需满足晶间腐蚀试验(EPR 法)和力学性能要求。

误区 3:“退磁会降低不锈钢性能”

  • 实验数据:

    固溶处理后,SUS304 的抗拉强度、延伸率、耐蚀性与未处理件偏差≤5%,磁性消除不影响基体性能。

六、磁性检测与选型建议

1. 快速鉴别方法

检测工具
奥氏体不锈钢(304/316)
马氏体不锈钢(410/420)
钕铁硼磁铁
微弱吸附或不吸附(吸引力<0.5N)
强吸附(吸引力>5N)
磁导率仪
μ≤1.5
μ≥10

2. 场景化选型表

应用场景
推荐材质
磁性要求
退磁工艺
核心性能需求
医疗精密器械
SUS316L
无磁(μ≤1.02)
固溶处理 + 检测
无磁 + 高耐蚀
建筑自攻螺丝
SUS410
允许强磁
无需退磁
高硬度 + 自攻能力
电子设备微型螺丝
SUS303
弱磁(μ≤1.2)
物理退磁(按需)
易切削 + 小规格

结语

不锈钢螺栓的磁性是材料晶体结构(奥氏体 / 马氏体)与加工工艺(冷镦 / 退磁)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非质量优劣的标志。304/316 的弱磁是冷加工的正常现象,400 系列的强磁是性能设计的需要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耐蚀性、强度、无磁等具体需求合理选型,避免因单一磁性指标误判产品性能。通过科学认知打破 “无磁即优” 的误区,才能更精准地发挥不锈钢紧固件的综合性能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