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栓规格匹配
内径选择:根据螺栓公称直径(如M8螺栓选内径≈8.2mm的垫圈),确保垫圈与螺栓杆部贴合。
外径覆盖:外径需比连接面接触区域大2-4mm,以分散压力。例如,M12螺栓常用外径18-20mm的垫圈。
厚度与弹性需求
薄垫圈(<1mm):适用于精密仪器或空间受限场景。
厚垫圈(>2mm):提供更大压缩量,适合重载或需补偿松弛的连接。
厚度范围:常见厚度0.5mm(M3螺栓)至3mm(M24螺栓),需根据螺栓长度调整。
材质与工况适配
材质 | 适用场景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
碳钢(65Mn/70#) | 一般工业环境,成本低 | 需镀锌或发黑处理防锈 |
不锈钢(SUS304/316) | 潮湿、化学腐蚀或食品接触场景 | 耐高温性弱于碳钢(<400℃) |
铜合金(QSi1-3) | 电气连接(导电性需求) | 强度较低,需避免过载 |
Inconel合金 | 高温(>500℃)或强腐蚀环境 | 成本高,需定制 |
防松等级与载荷计算
A级(低频振动):如家具、静态设备。
B级(中频振动):如汽车底盘、建筑机械。
C级(高频振动):如航空航天、风电设备。
防松等级(DIN 267-26标准):
极限载荷公式:
([τ]为材料许用切应力,需确保工作载荷≤0.7F_lim)
高温场景
选项:Inconel 718合金(耐温800℃)或碟形弹簧垫圈(DIN 6796)。
注意:碳钢垫圈在>300℃时弹性退化,需避免使用。
腐蚀场景
化学介质:选SUS316不锈钢或镀层处理(如镀镍、达克罗)。
盐雾环境:优先选SUS316,并通过48小时盐雾测试认证。
动态载荷场景
振动频率>20Hz:需用C级防松垫圈,并配合锁紧螺母或螺纹胶。
冲击载荷:选双叠自锁垫圈(如Nord-Lock),防松效果提升5倍。
安装顺序
标准顺序:螺栓头侧→平垫→弹垫→被连接件;螺母侧→弹垫→平垫(如有)。
禁忌:避免“一母多垫”或垫圈反装(尖角朝向错误)。
扭矩控制
推荐工具:使用扭矩扳手,按螺栓等级(如8.8级)的75%-85%额定扭矩拧紧。
过载风险:扭矩超标可能导致垫圈压溃或螺栓断裂。
检查周期
高频振动:每3个月目视检查裂纹、变形及预紧力衰减(用扭矩校验仪)。
静态场景:每年检查一次,重点排查锈蚀或松弛。
国际标准
DIN 127:德标弹簧垫圈,规定材质、尺寸及机械性能。
ISO 7089:国际通用标准,与DIN 127互认。
ANSI B18.22M:美标,适用于北美市场。
国内标准
GB/T 93:标准型弹簧垫圈,覆盖M1.6-M48规格。
GB/T 94.1:弹性垫圈技术条件,明确硬度、弹性等指标。
关键认证
RoHS/REACH:环保合规,避免禁用物质。
ISO 16047:扭矩-夹紧力测试,确保防松性能。
场景:风电齿轮箱螺栓连接(M24,10.9级)
规格选择:选外径36mm、厚度3mm的SUS316垫圈(匹配螺栓长度60mm)。
材质验证:通过-40℃低温冲击测试及48小时盐雾测试。
防松设计:采用C级防松垫圈+锁紧螺母组合,振动测试中松动扭矩衰减<10%。
安装控制:使用数字扭矩扳手,设定扭矩1200N·m(螺栓额定扭矩的80%)。
压缩弹簧垫圈的选型需综合螺栓规格、工况环境、载荷需求及安装规范。通过精准匹配尺寸与材质、控制安装扭矩、定期检查维护,可确保连接可靠性。在极端场景下(如高温、强腐蚀),需结合特殊材质或复合防松方案,以*大化设备安全性与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