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
Jiangsu Jinrui Metal Products Co., Ltd.

有那些常见热处理方法
来源: | 作者:锦瑞 | 发布时间: 13天前 | 2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、保温和冷却等手段,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或表面化学成分,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。以下是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。

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、保温和冷却等手段,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或表面化学成分,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。以下是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:

一、整体热处理

1. 退火

  • 工艺: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(如Ac3或Ac1)以上,保温后缓慢冷却(如炉冷、砂冷)。

  • 目的

    • 降低硬度,提高塑性,便于切削加工。

    • 消除内应力,细化晶粒,改善组织均匀性。

  • 类型:完全退火、球化退火、去应力退火等。

  • 应用:适用于铸件、锻件、焊接件等,如45钢锻件退火后改善加工性能。

2. 正火

  • 工艺: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,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。

  • 目的

    • 细化晶粒,提高强度和韧性。

    • 消除内应力,改善切削性能。

  • 特点:冷却速度比退火快,组织更细密。

  • 应用:低碳钢(如Q235)的*终热处理,或中碳钢的预备热处理。

3. 淬火

  • 工艺: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,保温后快速冷却(如水冷、油冷)。

  • 目的

    • 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,提高耐磨性。

  • 介质:水(经济,适用于碳钢)、油(适用于合金钢,减少开裂倾向)。

  • 应用:工具、模具、轴承等高耐磨零件,如45钢淬火后硬度达HRC50以上。

4. 回火

  • 工艺:淬火后加热到Ac1以下温度,保温后冷却。

  • 目的

    • 减少脆性,调整硬度和韧性。

    • 稳定组织,消除内应力。

  • 类型

    • 低温回火(150-250℃):保持高硬度,如工具、模具。

    • 中温回火(350-500℃):提高弹性,如弹簧。

    • 高温回火(500-650℃):获得综合力学性能,如轴类零件。

  • 应用:必须与淬火配合使用,如调质处理(淬火+高温回火)。

5. 调质处理

  • 工艺:淬火后高温回火。

  • 目的:获得高强度、高韧性的回火索氏体组织。

  • 应用:重要结构零件,如连杆、齿轮、轴类等。

二、表面热处理

1. 表面淬火

  • 方法:感应加热、火焰加热、激光加热等。

  • 目的: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,心部保持韧性。

  • 应用:中碳钢制件,如齿轮、凸轮轴(淬硬层深度2-6mm)。

2. 化学热处理

  • 渗碳

    • 工艺:在含碳介质中加热,使碳渗入表面。

    • 目的:提高表面硬度(HRC56-62)和耐磨性。

    • 应用:低碳钢(如15Cr、20Cr)齿轮、活塞销。

  • 渗氮

    • 工艺:在含氮介质中加热,使氮渗入表面。

    • 目的:提高表面硬度、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。

    • 应用:模具、发动机气缸套。

  • 碳氮共渗

    • 工艺:同时渗入碳和氮。

    • 目的:结合渗碳和渗氮的优点,提高综合性能。

    • 应用:汽车齿轮、传动轴。

三、特殊热处理

1. 时效处理

  • 工艺: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长时间保温。

  • 目的:稳定组织,消除内应力,提高尺寸稳定性。

  • 应用:精密零件(如量具、钟表齿轮)。

2. 真空热处理

  • 工艺:在真空环境中加热和冷却。

  • 目的:防止氧化和脱碳,提高表面质量。

  • 应用:高精度零件(如航空航天部件)。

3. 形变热处理

  • 工艺:结合压力加工(如轧制、拉制)和热处理。

  • 目的:获得优异的强度和韧性配合。

  • 应用:特殊要求的弹簧、钢丝。

四、选型指南


需求推荐方法
提高硬度/耐磨性淬火+回火、渗碳、渗氮
改善切削性能退火、正火
消除内应力退火、时效处理
表面强化表面淬火、化学热处理
高精度/防氧化真空热处理


通过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,可显著提升金属材料的性能,满足不同工程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