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
Jiangsu Jinrui Metal Products Co., Ltd.

电镀锌螺栓表面处理技术详解
来源: | 作者:锦瑞 | 发布时间: 33天前 | 3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在紧固件领域,4.8 级外六角螺栓是应用*广泛的标准件之一。除本色钝化处理外,电镀锌(冷镀锌)与热浸镀锌(热镀锌)是其两大主流表面处理工艺。其中,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因结构精密、装配隐蔽性强,更依赖电镀锌工艺实现防腐性能提升与外观美化 —— 通过电化学沉积的锌层,可将钢铁基材的盐雾寿命从裸露状态的 24 小时以下提升至 50-100 小时(视镀层工艺而定),同时赋予零件银白、蓝白、彩锌等多样化表面效果。

一、电镀锌工艺原理与核心特性

电镀锌属于阴极电化学沉积工艺,核心原理为:


  • 阴极(工件):螺栓作为阴极接入直流电源负极,表面发生还原反应,锌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还原为金属锌并沉积(反应式:Zn²⁺ + 2e⁻ → Zn)。

  • 阳极(可溶性电极):锌板作为阳极接入电源正极,发生氧化反应溶解并补充电解液中的锌离子(反应式:Zn - 2e⁻ → Zn²⁺)。

  • 电解液体系:以氯化锌(ZnCl₂)或硫酸锌(ZnSO₄)为主要成分,辅以导电盐、光亮剂和 pH 缓冲剂,确保锌离子稳定迁移与均匀沉积。


与热镀锌的本质区别在于:电镀锌在常温(20-50℃)下通过电化学沉积成膜,镀层厚度 5-15μm,表面光洁(Ra≤0.2μm),适用于精密件;而热镀锌需高温(450-480℃)冶金反应,镀层 50-80μm,表面粗糙,适用于大型结构件。

二、标准化处理工艺流程

1. 前处理(决定镀层质量的关键)
  • 除油脱脂:采用碱性脱脂剂(NaOH + 表面活性剂)超声波清洗,去除矿物油、切削液残留,避免油污阻碍锌离子吸附。

  • 酸洗活化(中高碳钢必需)
    8.8 级螺栓(中碳钢)需浸入 15%-20% 盐酸溶液(50-60℃)溶解氧化皮,反应式:Fe₃O₄ + 8HCl → 2FeCl₃ + FeCl₂ + 4H₂O。酸洗后用 5% 碳酸钠溶液中和,经三级逆流漂洗至中性(pH=6.5-7.5)。

  • 弱腐蚀处理:镀前用 5% 稀硫酸短暂浸蚀(3-5 秒),去除表面钝化膜,确保活性基底。

2. 电镀锌沉积
  • 镀液参数:电流密度 1-3A/dm²,温度 25-35℃,pH 值 4.5-5.5(酸性环境抑制析氢),电镀时间根据目标厚度(如 8μm 需 30 分钟)通过安培小时计**控制。

  • 镀层特性:锌层均匀致密,可覆盖浅划痕等微观缺陷,但无法修复深凹痕或锈坑(需先机械打磨)。

3. 后处理强化
  • 钝化工艺

    • 蓝白钝化(三价铬体系):盐雾测试 48-72 小时,表面蓝白色光泽,环保性优;

    • 彩钝化(六价铬体系,逐步淘汰):盐雾测试>100 小时,表面五彩斑斓,耐蚀性强;

    • 无铬钝化(钛盐 / 钼酸盐):盐雾测试 36-48 小时,银白色,符合 RoHS 标准。

  • 封闭处理:螺纹部分涂覆水溶性封闭剂,填补镀层孔隙,提升耐湿热性能(尤其适用于电子设备)。

三、与其他表面处理工艺的对比

工艺适用材料镀层类型厚度盐雾测试典型应用
电镀锌钢铁件金属锌层5-15μm48-100 小时精密螺栓、电子配件
热浸镀锌钢铁件锌铁合金层50-80μm>500 小时户外钢结构、桥梁螺栓
阳极氧化铝及铝合金氧化铝膜5-25μm200-500 小时铝制紧固件、航空零件
达克罗钢铁 / 铝基合金无铬锌基涂层6-8μm>1000 小时高耐蚀汽车螺栓


注:阳极氧化仅适用于铝制品,通过电解形成 Al₂O₃多孔膜,与电镀锌原理完全不同。

四、工业应用与质量控制

1. 适用场景
  • 优势场景:一般大气环境(湿度<85% RH)、室内装配、对外观和扭矩精度要求高的场合(如家具、电子设备、汽车内饰件)。

  • 限制场景:高盐雾(海洋环境)、强酸碱、长期浸泡或超高强度工况(需改用热镀锌或达克罗)。

2. 检测标准
  • 镀层厚度:采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)检测,符合 GB/T 9799-2011《钢铁上电镀锌层》。

  • 附着力:按 ISO 2819 进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(CASS 试验),镀层无鼓泡、剥落。

  • 外观:6000K 标准光源下目视,允许轻微均匀色差,不得漏镀、黑斑或树枝状结晶。

3. 失效预警
  • 氢脆风险:基材硬度>32HRC 时,镀后需 200℃去氢处理 4 小时,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断裂。

  • 环境适应性:高湿度含硫环境(如工业大气)建议选用锌镍合金镀层,耐蚀性提升 3 倍以上。

五、技术总结

电镀锌凭借常温操作、成本低(约为热镀锌的 1/3)、外观可控等优势,成为中低端紧固件的**表面处理工艺,占据市场 70% 以上份额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镀层均匀性与装配精度保持,适用于对防腐和外观有中等要求的场景。通过严格控制前处理活化程度、镀液成分及钝化膜致密度,可实现高质量量产,满足 GB/T、ISO 等国际国内标准要求。